迎春坐下,摩挲迎春小臉:“為娘上次說過了,我兒是福星,今兒娘又多了一項認知,我兒還有一顆菩薩心腸。”
迎春看得出嫡母這話出自真心,不免羞澀一笑,心中慚愧,她知道自己其實不是好人,起碼不純粹。她討好祖母,救助母親,和睦兄弟,無不懷了私心與目的。奶孃也是她親手遺棄了。
其實今生的她完全有能力挽救奶孃,她大可以替她了了債務,再訓斥奶孃一頓,責令她改過自新,相信奶孃被戳穿後,絕不敢再犯。
只是迎春不願意操這一份心,她不願意奶孃再打著自己幌子養尊處優,人五人六。
因為她心胸不大度,她對奶孃前世捧高踩低作踐自己耿耿於懷,也嫉恨她幼時對自己的虐待。
迎春笑盈盈看著嫡母,心道嫡母看錯了自己,自己沒有割股療傷的醫家義,也沒有割肉喂鷹的佛家心。
自己有私心,也有惡念,自己不犯人,但是逼急了也會為了保護自己而咬人。
不過,迎春在心中發誓,自己絕不會辜負那些善待過自己的人。
奶孃事件在張氏一番周旋下完美落幕,李奶奶獲得榮養的尊榮。雖然出了府,每月月例照舊。
張氏不僅賜於貴重藥材,還將他八歲大兒子安排進了大房內院做了傳話小么兒,一月五百個大錢。
李奶奶一家子都知道這是迎春的功勞,故而李奶奶雖然當初被逼出府,遠離了榮華中心有怨懟,從此卻煙消雲散了,對迎春只剩感激了。人前人後說不盡的感激話。一年後,李奶奶病好,沒再要求進府當差,而是拿著一份月錢,閒來無事在家幫人做衣衫鞋襪賺些外快。當然不不上週瑞家裡金家裡趙家裡,更比不上她妯娌李二嬸子,不過日子也能過了。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