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三分衣裳,沒有好衣裳姑女在人前哪能舒展地抬頭兒。
銀蓮就一臉粉淡的笑容了。
一家人喝了水,便都快快活活地彎腰割麥了,濃郁的麥香、草氣和他們腳下踢出的熱燙的土味,匯成一股一灘,便嘩嘩啦啦朝著四野漫散了。
第四部分 後記
同情是人類最遍常的一種情感,人可以不需要同情,不需要憐憫,甚至拒絕同情、憐憫和理解,但是為人,不可沒有同情之心,沒有憐憫之情,沒有善解他人之意。而在這一點上,人們對待潘金蓮,恰恰地過分了鐵石心腸,倘若潘金蓮仍還活在世上,.怕她身後的痰水會從衣下流淌,匯成一條白濃濃的溪流。《水滸傳》對潘金蓮的行為所述,使人物活靈活現(並不入木三分),使潘金蓮世代被萬夫所指,這委實地上了施耐庵的大當。讓人們痛恨潘金蓮,同情武大郎,不用說這是施先生設下的陷阱,就連《金瓶梅》,也惟恐讀者在這陷阱中陷得不夠深苦,作者把這樣的陷阱圖紙照搬過去,重新建設,把《水滸傳》中蓋著草枝的水坑,終於就挖成了可以陷讀者以死而難以爬上岸來的一口深井。也就終於把潘金蓮蓋棺定論為一個淫蕩邪婦,使人不對她生出痛恨反而不好意思,反而是因了自己的邪惡才不痛恨潘姓的金蓮。
即便對金蓮存有同情憐憫,覺得她嫁給武大,委實冤枉,嫁給武二,方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這樣的思想,也就只能悄悄存於心底,很長很長的歲月裡,我們和我們那些先輩讀者,都是不該說出口的。說來也真是,你居然發現了陷阱上的草蓋,居然不踏將上去,而繞道行走,這樣的人哪裡會是好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