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太妃二子都比蕭若年長,卻因為不是嫡出,而無法坐上皇位,暗中更恨楚氏母子二人。
如今被蕭逸似吹口氣般輕鬆地推出一個平陽公主,無形中讓皇太后的死對頭結合了遠方強國的勢力,不但不會威脅蕭逸,反而讓皇太后與皇帝更添強敵了。
好在納蘭玉年紀雖小,竟也不是易與之輩,一愣之後,立刻流利地答道:“攝政王的盛情厚意,外臣萬分感動,大楚既有如此真心,大秦豈可沒有半分表示。我國安樂公主乃是皇上最喜愛的妹子,琴棋書畫都極有造詣,既美且慧,不知可堪侍奉楚君?”
“說得好,這樣就是親上加親了。兩國結秦楚之好,從此永息干戈,榮辱與共,為天下傳一佳話。”楚鳳儀笑吟吟介面。
這樣好的大道理,料攝政王難以反對。皇帝已有一後一妃,不能用年少不能娶妻為由來拒絕。從國事上來說,聯姻對國家有利;從私事上來說,她這當孃的已然首肯,蕭逸也難以反對。
出人意料的是蕭逸他根本不反對,只是瀟灑一笑:“納蘭公子想得周到,這姻緣若成,倒是兩國之福。只是兩國君主迎娶公主,這是何等大事,豈能草率。公子雖是秦國貴人,但畢竟不是正使,手中又無國書印符,只憑公子一人之言,就定下如此大事,於國家之禮不合。”
他這話說得合情合理。兩個國家互嫁公主這樣的政治大事,再怎麼樣也不能由一個十六七歲,只有侍衛職位,又不是正式使臣的人幾句話訂下來。
納蘭玉和楚鳳儀都無言相駁,只得默然。
蕭逸反倒笑笑說:“只是,若是如此讓公子無功而回,又實在對大秦國君太過不敬。我看,不如由我大楚正式向大秦通報公子的訊息,請大秦重派使團入楚,大楚一路上以重兵保護。到時在朝堂之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