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在張士誠控制下生活的難處,還說有一日等你攻下蘇州,他們舉族相迎。”
郭惠繼續不遺餘力地挑撥,“是嗎?自古商人重利輕義,他們的話豈能聽信?姐姐莫被你那幼時玩伴騙了。依小妹所見,不如把沈夫人留下,叫沈萬三多帶些錢糧來換。”
朱元璋若有所思。
馬秀英連連冷笑,說道:“如果有人騙著給我送錢送糧,我寧願一直讓他騙下去。再說騙不騙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沈夫人帶來的糧食錢財能讓王爺一個月不為軍需發愁,這是實實在在看得到的好處。而且我相信,有了一次就會有下次,源源不斷總比涸澤而漁好吧?況且王爺明日要借沈夫人一事告誡應天府富商,這會還是不要去打攪沈夫人休息。”
朱元璋不置可否地冷哼一聲,算是預設了馬秀英的說法。
馬秀英暗暗鬆了口氣,既然朱元璋還想從沈萬三身上撈到好處就不會對陸小倩下手,但是有郭惠這個女人搗亂,自己想要多留陸小倩幾天的念頭只能取消。
郭惠臉色漲紅,她如何看不出這是朱元璋不耐煩的前兆,頓時不敢再糾纏陸小倩獻禮一事,柔弱無骨一般掛在朱元璋身上,輕輕地吹耳朵,“王爺,惠兒今天專門煲了銀耳桃膠桂花露,您要不要嚐嚐?”
若是以前朱元璋還會動心,只是現在郭惠懷了孕,水蛇腰都變成了黃桶腰,他實在提不起興趣,用力捏捏郭惠渾圓的屁股,哈哈大笑,“你先回去吧,我和王妃再說會話就去看你。”
郭惠還想糾纏。
馬秀英擊掌,喚僕人端進來一大碗湯,“王爺,我今日也熬了雙耳桂圓紅棗羹,你且喝完這碗湯再走如何?哦,惠側妃,要不給你也來一碗?算了,你有身孕還是不要喝我這裡的東西,免得再出什麼意外。”
第三百四十七章 王爺性格有缺陷
第二日,朱元璋在馬秀英的陪同下接見了陸小倩。
陸小倩見到朱元璋暗暗心驚,這個人眼神冷厲,目光如炬,看著就使人望而生畏。她也曾隨同沈萬三拜見過張士誠,同樣是坐鎮一方的大軍閥,張士誠就不會給她帶來這樣的壓迫感。
她趕緊打起精神,躬身問候,把沈萬三的崇敬之意帶到,並獻上禮單。
朱元璋未接,反而問道:“聽說張士誠在蘇州名聲不錯,你們覺得本王與他相比如何?”
陸小倩敢不說好嗎,恭恭敬敬地答道:“民婦在船上就聽聞百姓讚頌王爺扶危定亂、長駕遠馭,到了應天府更是發現這裡黜幽陟明、政清人和。王爺治下比起蘇州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明知陸小倩是在拍馬屁,朱元璋還是忍不住得意地放聲大笑。
他建立政權後,第一條律令就是禁止官員貪汙殘害百姓。官員犯了別的錯誤尚可饒恕,惟有貪汙,那是絕不放過。他甚至規定凡貪汙白銀六十兩以上的就剝皮食草擺在衙門前示眾。同時他還規定,凡有貪汙案件,都要層層追查,順藤摸瓜,直到全部弄清案情,將貪汙分子一網打盡為止。為了防止官員相互包庇隱瞞,他還宣佈百姓可以直接向他舉報官員們的違法行為。當官的如果敢阻擋,那麼“全家族誅”。
這一條命令得到了所有百姓的擁護,從來只有官欺民,如今有朱元璋為他們做主,他們再也不害怕官員的剝削迫害,所以即使朱元璋晚年越來越殘暴,動輒伏屍百萬,血流漂杵,也沒有百姓想過要造他的反。
有了堪比北京朝陽區群眾還厲害的百姓監督,官員們哪敢再貪汙,連上個朝都是戰戰兢兢,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和那些被剝皮食草的同僚永遠成為同伴。故此,朱元璋的治下說是政清人和一點都不為過。
反之張士誠同樣實施仁政,但他仁慈的物件不僅是百姓還有官員,他對所有人都好,好到了極致,好到了沒有等級之分,連士兵在他面前都是大大咧咧無所謂。官員犯了錯,他也只是小懲為戒,從不大動干戈。
久而久之,他的部下全都變得奢侈、驕縱起來,特別是他的弟弟張士信、女婿潘元紹更是貪婪斂財,金玉珍寶和古代的書法名畫都是堆滿了屋子,夜夜笙歌只顧自己高興。他手下的將帥們也拖拖拉拉不肯服從命令,每當要打仗,都在那兒裝病,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賞高官,然後才肯領軍出兵。剛到軍中,就拉來大量的丫環、小妾、樂器,在前線吹拉彈唱,或者就招攬那些能說會道的遊談之士,賭博、踢球,都不把軍務放在心上。
最讓人無語的是即使將領們打了敗仗、丟失了地盤,張士誠也只是輕描淡寫責備幾句,過後不久,還是讓他們領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