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我令下,城存與存,城亡與亡,誓死守衛洪都!”
“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等誓死守衛洪都!”諸將趕緊收斂神色,齊聲宣誓,就算心裡有其他想法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看到那雙嗜血的眼睛,沒有一個人會認為朱文正這個弱冠少年在和大家開玩笑。誰叫人家義父是朱元璋,真要死在他手裡也是白死啊!
這份軍誓讓鄧愈幾個老將也轉變心思,不再視朱文正為紈絝子弟,齊聲說道:“大都督英勇,屬下等十分佩服,一定竭盡全力守衛洪都。”
“來人,上茶!”見這些老將總算願意真正聽從號令了,朱文正心情愉悅,緩和了面容,呵呵笑道:“爾等也毋須擔心,我已經讓人嚮應天府傳信,相信不日國公的援軍就會趕到,這段時間就靠大家堅持了。明日還有戰事,在此只能以茶代酒,本都督先敬諸位一杯,希望大家與我齊心協力,共同抗敵。等來日大捷,我再與諸位痛飲一番……”
即使見識了陳友諒整個軍隊的實力,朱文正還是打算跟陳友諒拼一拼,他隱瞞了自己並未及時向朱元璋求援的事實。他記得義母馬秀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以為奇蹟是上天安排的,其實很多奇蹟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以人的力量而創造!”
現在朱文正就打算創造一個以少勝多的奇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否則不成功便成仁!
眾人聽說朱文正已經傳信,緊張的心情略微放鬆,相信朱元璋聽到洪都有危險一定會馬上派兵援助。富貴險中求,只要撐過這段時間,等待他們的就是升官發財。反正洪都已經被陳友諒包圍,現在說逃已晚,大家就想著怎麼守住城,怎麼拖到援軍趕來。有人建議屯糧死守,有人建議先談判……
然而陳友諒根本就不給洪都將士拖延的機會,他一到城下就親自督兵進攻撫州門,所有漢兵都持笠帽大的盾牌,上御箭石,下鑿城牆。
撫州門為洪都主城門,四面開闊,十分適合進攻,朱文正早就安排鄧愈防守。
鄧愈十七歲就加入朱元璋軍隊,在諸多戰役中屢立戰功,作戰經驗十分老道,面對敵人的激烈進攻不慌不忙,他一邊吩咐士兵從城牆投擲巨石、滾油,一邊讓人射出火箭。
漢軍起初用盾牌遮蔽巨石、滾油,哪知盾牌都是竹製的,根本無法抵抗高空投擲的巨石,最慘的是當滾油淋在盾牌上,再被火箭射中,當即遇火就燃,反應快計程車兵立刻扔掉盾牌,反應慢計程車兵都被烤得焦頭爛額,可是沒了盾牌掩護計程車兵又成了牆上將士們的活靶子。幾次三番下來,漢軍傷亡慘重,眾人漸漸失去了士氣,逐步倒退。
陳友諒一連刺死數個後退的漢兵,怒吼道:“誰再後退一步,這些屍首就是你們的下場!”他從未想過一座小小的城門竟如此難以攻下,在他的想象中,這個時候撫州城門早就被攻破,他的大軍已經殺進城中肆意搶掠。
沒有了退路,漢軍只能像亡命徒一樣不顧一切衝到城牆下猛砍猛伐,沒過多久,只聽“嘩啦”一聲巨響,城牆竟然坍塌了二十多丈。
陳友諒大喜,正準備領兵擁入。
裡面忽然響起火銃的聲音,許多火星從一條條火銃裡噴出,密密集集猶如地獄噴薄的業火,瞬間帶走一條條性命。
陳友諒認識火銃,但是他沒有料到火銃也能如此犀利的發射,他一直認為火銃就像一個雞肋,殺傷力比弓箭厲害但是使用效率太低。然而今日一戰讓他改變了對火銃的看法,城門口堆積如山的屍體實實在在地告訴他,火銃的威力遠遠超越他想象中的厲害。
趁著陳友諒發呆之際,鄧愈命人趕緊豎起柵欄充當坍塌的城牆。
陳友諒回過神來,吩咐部下繼續不要命的往前衝。
火銃畢竟有裝填彈藥的時間,就這間隙,漢軍已經前繼後撲衝過來。洪都軍就近接仗,沒了城牆、柵欄阻隔,不得不丟掉火銃血肉相搏。
鄧愈和將士們浴血奮戰,殺得虎口迸開、刀刃翻卷,無奈漢軍如同蝗蟲源源不斷湧入。
看到李繼先、牛海龍、趙國旺、許、朱潛這些昔日袍澤都一一戰死,鄧愈赤目欲裂,嘶聲咆哮:“殺!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兄弟們不要怕死,大不了黃泉路上一起作伴!”
正在危急關頭,朱文正從其他城門抽調兵力前來支援,尤其是他的兩千精銳個個都是玩火銃的好手,毋須刻意瞄準就能輪番射中攻入城池的敵軍。
漢軍如同鐮刀下的稻穗一般紛紛倒下,餘下的看到火銃殺傷力比開始更厲害,十分畏懼,不願上前。最終在朱文正親率軍隊的強硬反擊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