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現在的局勢;第二,屬下聽聞探子回稟,此次安豐來人只有徐達、常遇春等人,朱元璋整日都在軍營操練士兵準備攻打武昌,若是我們主動出擊應天府,剛好中了朱元璋的圈套可怎麼辦?我軍連日奔波疲勞不堪,朱元璋的軍隊卻以逸待勞,這樣作戰對我軍非常不利;第三,屬下認為我軍只需攻擊安豐滅掉小明王的勢力即可,朱元璋不是籌兵準備攻打武昌嗎?就讓他和陳友諒相互狗咬狗,等到他們兩敗俱傷,主公再一舉收拾掉這二人,到時候主公的勢力就能擴大到整個中原腹地,即使是元廷也拿主公無可奈何了。”
“好!好!好!”張士誠連說了三個好字,樂得眉不見眼,“許先生的話深得吾心啊,就依先生所言,我軍只管攻打安豐,讓朱元璋和陳友諒相互鬥去,他們鬥得越厲害我們才越有機會。”
其餘人見張士誠已經同意了許五的建議,紛紛附和叫好。
目光短淺的張士誠就在一群同樣目光短淺的屬下附和聲中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只命呂珍繼續攻打安豐,自己則打著坐山觀虎鬥的如意算盤期望朱元璋和陳友諒鬥到兩敗俱傷。
做出錯誤決定的不光有張士誠,還有秉性多疑的陳友諒。
此刻的陳友諒像一頭被獵人傷害的猛獸,他兇殘的本性在憤怒的情緒影響下愈發暴戾。他沒料到自己居然被一個放牛的假和尚打敗了。明明他的水師天下無雙,卻折損在盧龍山;明明他的江州固若金湯,卻被輕易攻破;明明他的兵力、物力、財力各方面都比朱元璋強,為何朱元璋還能以弱勝強打敗自己?
陳友諒怨天尤人無數次,卻根本沒意識到正是他弒君殺臣、背信棄義、狡桀多疑的行為讓他慢慢失去了人心,讓他漸漸走向滅亡的結局。他以為擁有最好的艦隊、最先進的武器就是擁有最強大的軍隊,但是他忘記了,那些艦隊、武器都是死的,人才是活的,當人的心思變了,這些對付敵人的艦隊、武器也可能倒戈相向。
然而,現在的陳友諒不會考慮這些問題也想不到這些問題,他心中只有一股強烈的仇恨,他要報仇!敢羞辱他的人都去了黃泉地府,朱元璋也不能例外!還有張士誠,竟然敢放他鴿子,哼,等收拾了朱元璋就去收拾張士誠!
第三百零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
陳友諒在長江上游虎視眈眈地盯著朱元璋,他在應天府派了無數細作,朱元璋的一舉一動都逃不出他的耳目。
當他聽到細作回稟朱元璋一邊派了徐達、常遇春等人率領大軍出征安豐救援韓林兒,一邊在軍營籌兵準備攻打武昌時,不由露出森森白牙,嘿嘿笑道:“朱元璋居然還敢分兵兩路作戰,分明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命令各部將嚴防待陣,只要他敢來,這次我就定要殺得他片甲不留。”
陳友仁問道:“為何我們不趁應天府兵力空虛之際順江而下主動出擊?”
陳友諒白眼一翻,“四弟,叫你多讀點兵書,你總是不聽,知道什麼叫以逸待勞嗎?朱元璋想攻打武昌必然勞師動眾,我們趁機養精蓄銳,等他軍隊剛到武昌疲勞不堪之時,我們再給他迎頭痛擊,定會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攻防對調,他防我攻,那吃力的就是我了。聽說如今應天府城門大開,百姓出入正常,如果真是兵力空虛,朱元璋還敢這樣有恃無恐嗎?說不定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出征安豐只是做做樣子,哪個傻子會不顧自己老巢的安危去救韓林兒那樣一個草包?”
陳友仁驚出一身汗來,“竟然是這樣,我就說朱元璋怎麼會大張旗鼓分兵去救韓林兒,原來是故意迷惑我們,還好大哥警覺啊。”
陳友諒越說越咬牙切齒,“朱元璋手下謀士眾多,上次我在盧龍山就吃了個大虧,不知道他此番惺惺作態又打算在應天府設下什麼圈套等我鑽。哼,這次我偏不上當,等他來攻武昌,只要他到了我的地盤就由不得他了,定要叫他有來無回!”
陳友貴被凍感冒了,說話甕聲甕氣,但不影響他拍馬屁,“大哥真是絕頂聰明,早就識破了朱元璋的險惡用心。”
陳友仁也趕緊說道:“就是,就是,朱元璋如何能跟三哥相提並論,上次在盧龍山只是僥倖而已,等他到了武昌,咱們定要讓他好好領教領教三哥的厲害!”
“哈哈!跳樑小醜而已,焉敢跟我鬥!”毛骨悚然的笑聲中,猖狂自大的陳友諒便做出了一個讓他懊悔終身的決定錯失了攻打應天府的機會,留在武昌等著朱元璋自投羅網。
然而陳友諒等來等去,卻怎麼也沒等到朱元璋率軍攻打武昌的訊息,反而聽說朱元璋已經救出韓林兒並且安全護送到滁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