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逆焚天

第三十五章 因禍得福

小獸這段時間被左風連續餵食過幾次那瓶塞,從入城開始它就進入了一種深層的睡眠之中,直到剛剛左風受到重擊後它才被驚醒過來。因為剛才那重擊的威力太大,它也是很害怕,此時見周圍沒有人了,它才敢冒出頭來。

小獸探出頭後,就用疑惑的眼神打量著此時的左風,好似對於這位主人此刻的情況感到極為有趣。

而昏迷之中的左風,眼下幾乎與死人沒有太大分別,只有一道意識還留存於腦海之中。

此時的左風感覺自己好似在一片黑暗的世界之中,這裡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甚至沒有自己,有的只是無盡的黑暗。若是換做平常人可能早已經發瘋,或者是放棄存活下去的希望,讓這道意識放任自流。

可左風卻並不是那些普通人,能在如此年紀就擁有強體期六級的實力,那都是經過無數汗水和努力換來的。一年的廢物期,他不知經歷了多少冷嘈熱諷,可他依然堅持了過來,這些經歷也培養了他遠超常人的意志力。

此時左風雖然只剩下一絲意識存於腦海中,但他卻並未有絲毫放棄的念頭。他在默默忍耐著這一切,他要等待轉機的到來。雖然不知道現如今還能堅持多久,也不知自己到底還有沒有存活的轉機,但就算沒有他也依舊執著的堅持著。

左風並不知道他雖然傷重如此,意識眼看就要消散,但這也算是一個機會,一個提高自己超越所有同輩武者的機會。

念海,武者腦海中的一處神秘之地。只有達到煉氣期頂峰的武者,才能夠透過無上靈力將意識凝聚成念力,也被稱為神念,只有凝聚出念力的武者才算得上真正邁入煉神之境。

坤玄大陸上有個古老傳說,據說整片大陸就是一位大能“一念起”而生。可想而知這“念”究竟有著多麼可怕的力量。

大陸上的所有武者幾乎都是透過凝鍊意識的辦法達至煉神境界,而這種方式又被稱為凝念。但在一些古籍之中卻有這樣的記載,一名低階武者重傷瀕死之時,若留有一絲意識存在於念海之中,那麼他就有希望提前修煉念海之中的念力,這種方式被稱為育念。

這方法雖然被記載於古籍之中,近萬年來也有無數人對這方法有過嘗試,卻無一人能夠育念成功,那些嘗試之人也都最終全部身亡,後來這方法也漸漸成了誑語被人們所淡忘。

左風在重傷垂死之下卻反而滿足了育唸的一切條件,身體所有機能幾乎全部喪失,只存有一絲意識留存於念海之中。最重要的是,此刻他身處的靜室可以算得上整個雁城中最為安全也最安靜的處所,不用擔心受到任何打擾。

此時左風那一絲意識也是如風中殘燭,飄飄搖搖忽明忽滅,隨時都可能就此消散。靜室之中那唯一的燭火也在燃盡之後也徹底熄滅,靜室也隨之徹底陷入黑暗之中,寂靜黑暗的靜室和左風意識中情景幾乎一模一樣。

昏昏沉沉之中左風也不知過去了多久,那一縷意識如開始有了漸漸消散的趨勢,左風知道自己這次怕是在劫難逃,但不屈不撓的意志還在支撐著他繼續堅持著沒有放棄。

此刻的左風雖然感受不到周圍的一切,他卻能感覺到自己存在於一片漆黑的虛空之中。可他漸漸發現自己的存在也一點點變得淡薄,自己好像從實體慢慢變化成透明的液體。

左風可以猜到這是自己將要徹底死亡的徵兆,但卻是束手無策只能靜靜等待著生命的消亡。又過了許久,那已經變得透明的自己竟然如沸水一般開始慢慢氣化,氣化後的身體也一點點的融入到了虛無的黑暗之中。

左風現在竟然沒有一絲的恐懼,堅持了這麼久也已經使他覺得有些疲累,可能這就是他的命運。

就在左風準備放棄那最後的執著,主動放開那殘存的意識之時。忽然,父母和妹妹的容貌浮現在眼前,隨後沈蝶、左厚、師父、莊姨這些人的臉龐都一一在眼前浮現,這一刻左風在這虛無之中猛地睜大雙眼發出一聲不甘的大吼:“我不能死,我還有必須守護的人。”

就在他對著漆黑的虛無大吼之際,那依舊躺在石臺上如死屍般的身體猛地一震顫動。這顫動使得趴伏在他胸口處的小獸猛地瞪大銀灰色的雙眼。下一刻,這小獸好似聽到了左風那在虛無中的大吼一般,耳朵微微聳動幾下,瘦小的身體也猛的人力而起。

隨著小獸身體的直立,那不同於以往的波動自他那瘦小的身體中散發而出。這波動類似震動一般向周圍傳盪開去。緊接著,左風胸口那神秘凸起也隨之震動起來,兩種震動如本就同根同源一般,竟然緩緩的融合在了一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變身幕後蘿莉大佬,開局即無敵
變身幕後蘿莉大佬,開局即無敵
蕭思凡
仙途楚歌
仙途楚歌
公孫楚駿
成就劍道巔峰:我的丫鬟是劍仙
成就劍道巔峰:我的丫鬟是劍仙
喜歡秋
綜影視:無限貪念
綜影視:無限貪念
【孤注一擲】我本不信神佛。(cp阿才)一起【長相思】青鸞振翅,為愛而至。(cp相柳)寫【蓮花樓】門主夫人竟是那西域來的絕色小舞姬?(cp李蓮花/If番外:李相夷+李蓮花)完結【曾少年】竹馬只想要他的小青梅/浪子回頭是不是科幻片(cp楊澄)完結【我的人間煙火】他以為她會成為他最珍貴的蝶,卻不想他才是那隻無可脫身的蝶。(cp主:孟晏臣/單:宋焰)完結【漫長的季節】打架起來不要命的啞巴小狼狗X軟得要命
菜下莉禾
一悟所有
一悟所有
文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