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
- 關於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 陳洛穿越到大乾皇朝,成為了當朝禮部侍郎陳敬南的公子,本以為可以快活的當個官二代,就此躺平,卻發現此時已身在獄中。原來陳敬南被人陷害,成為了刺殺六皇子云弈的重犯,三日後全家流放嶺南。剛穿越,一天福沒享,陳洛心說我招誰惹誰了?等等……我的穿越者福利竟然是個隨身空間?這空間裡還有一座完整的現代化城市?
- 煙波

朱志剛第一次接觸武術和江湖是在一部名叫《少林寺》的老電影裡。
這部據說由全國武術精英合演的功夫大片深深震撼了朱志剛幼小的心靈,讓他一頭扎進了武俠的世界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朱志剛是普通農民家庭出身,父親死的很早,之後沒多久母親也改嫁到了外省,和他斷了聯絡,他是被二伯一家拉扯大的。
上完初中後,和村裡很多年輕人一樣朱志剛也加入了外出務工的大隊,當然因為年紀不夠,一開始的時候只能打點黑工。
朱志剛那時候經常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剩下吃飯睡覺上廁所的時間加在一起只有八個小時,全年無休,他唯一的娛樂就是看書。
不過相比朱志剛那點可憐的工資紙質書的售價顯然有些過於昂貴了,哪怕是路邊攤印刷劣質的那些盜版書也不是朱志剛能負擔的起。
好在九十年代,正是租書生意最紅火的時候,街頭巷尾開滿了各式各樣的租書店,三毛錢就能租上一天,辦會員還能更便宜。
朱志剛就是靠著這些租書店讀完了金庸全集,之後他又把古龍、梁羽生與黃易的也都看完了。
書裡所描繪的江湖與武林令他著迷,讓他知道在噴吐著熱浪與濃煙的磚窯外,還有另外一個世界在等著他。
那裡有白馬烈酒,刀光劍氣,有俠骨柔腸,也有恩仇快意。
於是一年半後朱志剛跟磚窯的老闆說他想離開。
老闆從他剛買不久的奧迪100上下來,聞言看了眼朱志剛,問他出去要去幹什麼,朱志剛就說他打算去習武做大俠。
老闆聽了直搖頭,“改革開放現在是經濟社會了,大家都在忙著賺錢哩,大俠沒用了,我看你人挺老實,不如學學開車,給我當司機吧,我給你發兩倍的工資。”
朱志剛沉默不語,他不認同老闆大俠沒用了的說法,但是嘴笨,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所以只能不吭氣。
老闆見他心意已決,也沒有再強求,就改口道,“學武也行,真找不到工作,還能回來給我看看場子,過段時間我還打算在城裡開個夜總會。”
朱志剛那時年少氣盛,覺得習武之人就應當行俠仗義,怎能甘為朱門大戶之爪牙,為其看家護院。
在武俠裡,這都是最低等的雜魚角色才會選的出路,雖然後來他的確去保利心語當了保安,但這些都是後話了。
總之朱志剛最終懷揣著老闆給的九百塊錢結束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踏上了他的大俠之路。
他的第一站是嵩山腳下。
為什麼是嵩山,因為天下武功出少林嘛,朱志剛對少林功夫一直充滿嚮往。
朱志剛在嵩山腳下接受了他的武學啟蒙,苦練站姿、步伐等基本功,隨後又學習了少林長拳,八卦掌,太極拳,還練了兵道……然後便離開了這裡。
不是他不想往下繼續學了,而是因為第一份工作賺的錢只夠他交一期的學費。
而且初入武林,學校裡的環境也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樣,這裡的教練和電影還有書中的門派高人相去甚遠,反倒更像趙志敬之流。
動則對徒弟呼來喝去,隨意打罵,平日也不見外出行俠仗義,只是四處消遣快活。
不過朱志剛並未氣餒,他始終堅信,俠義存於世間。
離開嵩山後朱志剛一邊打工一邊繼續習武不綴,大部分時間他都是依靠各大書店購買到的武學秘籍自己練。
後來網際網路火了,朱志剛還學會了上網,充了個會員到網咖去收集拳譜還有宗師們的錄影。
而除了苦修武藝外,朱志剛也沒忘了習武的目的,經常行俠仗義,他用輕功追過摩托黨,幫施主反搶回了項鍊。
用洪家鐵線拳迎戰過攔路的劫匪,以一敵五不落下風,最後救下一車乘客。
還下水撈起過輕生的女子……
朱志剛每次都不給被救者感謝他的機會,事畢後便拂衣而去,身藏功名。
直到某次抓小偷,沒控制住力道扭斷了小偷的手腕,最後進了派出所,賠了一千塊錢醫藥費。
朱志剛又想起了離開磚窯時老闆跟他的說的話,他不懂什麼是經濟社會,但是審問他的警官告訴他現在是法治社會了。
能不要動手就不要動手,否則打輸了住院,打贏了坐牢。
於是朱志剛再次沉默了,他也不是沒有迷茫過。難道自己學的東西,真的已經過時了嗎?
但朱志剛又覺得俠義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