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帝國海軍在北海上的行動也將更加方便。
事實上,提爾皮茨早就看出了問題,只是沒有提出來。
與提爾皮茨談過之後,馮承乾覺得很有必要單獨找德皇談談。正如提爾皮茨所說,關鍵在德皇那裡。
第二天,馮承乾一大早就去了波茨坦皇宮。
因為德皇通曉軍事,所以馮承乾沒有拐彎抹角,直接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是否有信心打贏這場戰爭。
顯然,馮承乾非常準確的把握了德皇的心理活動。
當時,德皇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而且正是為此,才決定召開一次由陸海軍高階將領參加的軍事會議。
從某種意義上講,馬恩河會戰結束之後,德皇就對勝利產生了懷疑。
大戰爆發前,沒有人認為帝國將戰敗。在德皇看來,如果施利芬元帥制定的計劃能夠得到徹底執行,哪怕經小毛奇大幅度修改之後,施利芬計劃的可執行性大幅度降低,但是也有很大的希望。甚至可以說,正是有施利芬計劃擺在那裡,在六月份的危機中,德皇才會表現得極端強硬。
馬恩河會戰後,德軍的進攻行動被迫終止,德皇不得不懷疑最終的結果了。
問題是,懷疑就有用嗎?
大戰已經爆發,帝國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戰勝,二是戰敗。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和談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法國已經明確表示,除非德意志第二帝國交出在普法戰爭中獲得的所有戰果,包括把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歸還給法國,不然法國不會停戰。
這場仗,肯定得打下去,關鍵是打成什麼樣子。
“毫無疑問,我們絕對不能戰敗,哪怕只是名義上的戰敗。”馮承乾非常清楚德皇的心思。“英法俄跳動與製造這場戰爭,並且結成聯盟,都有一個目的,就是徹底打敗我們。雖然英法俄的動機並不一樣,英國是要阻止我們成為全球第一強國,保住全球霸主的地位,法國則是在為普法戰爭復仇,想奪回阿爾薩斯與洛林地區,俄國則想消除向西進軍歐洲大陸的障礙,取代我們成為歐陸霸主,但是有一點非常明確,英法俄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就算我們做出讓步,戰爭也不會結束。”
德皇點了點頭,沒有反駁馮承乾的觀點。
“很明顯,我們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戰勝所有敵人,取得最後的勝利。”
“你仍然有信心?”
“有,當然有。我們現在最不能缺的就是信心。”
“或者說,我們現在擁有的,也只有信心了。”
“陛下要這麼說,我不會反駁,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取勝的希望。”
“什麼希望?”
“英法俄根本沒有為戰爭做好準備,至少在兩年之內,我們仍然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如果能夠在兩年內取得決定性勝利,那麼我們仍然有很大的希望打贏這場戰爭,並且取得預期的結果。”
“什麼是決定性勝利。”
“有三個。”
德皇點了點頭,示意馮承乾說下去。
“第一,我們應該轉移重點。”
“你是說,以東線為重?”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雖然法金漢表示能夠在西線取得突破,但是隨著英國遠征軍大規模到達,我們在短期內擊敗法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繼續在西線投入重兵,只會使西線成為一個無底洞。”
“問題是,我們不在西線打,不等於英法也不跟我們打。”
“這正是我要說的關鍵。”
“你的意思是……”
“就算我們不在西線發動進攻,英法也會跟我們打,而且我們在東線打得越狠,英法在西線的進攻就越猛。”
德皇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關鍵是,英法有能力在西線擊敗我們嗎?”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回到柏林後,我找提爾皮茨元帥談過,而且從他那裡獲得了一些西線的戰報。根據我的判斷,帝國陸軍面臨著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即進攻力量比不上英法聯軍的防禦力量。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個嚴重的問題。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反過來看,如果帝國陸軍進行防禦,英法聯軍又能怎麼樣?”
德皇沒有開口,而是在思考馮承乾這番話。
“更重要的是,戰場在法國國土上,而不是在帝國本土。不管打成什麼樣子,只要我們守住了現在的戰線,受害的就是法國,帝國本土不會受到影響,支援帝**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