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直接就讓兩個人愛上了,也不用多解釋什麼,所以就會很陳詞濫調。”
“本片開始就從姐妹情入手,從兩人的親近到隔閡再到敞開心扉的團聚,這種姐妹情一直貫穿到結尾,我們都可以看出兩人對對方深深的愛。”
“艾爾莎為了保護安娜而讓自己受盡感情折磨,安娜也是從頭到尾對自己的姐姐不離不棄,一直到後面的犧牲自己,一切都顯得合情合理,沒有往常童話中兩個沒愛多久的人就為對方死的那種‘不合理性’。”
“畢竟,愛自己家庭的那種愛要比愛一個陌生人的愛根基更牢固,這種新穎的角度也讓這部看似很公主很迪士尼的影片脫離了公主的俗氣,有了獨特的味道,也是一種敢於革新的勇氣。”
等瑞恩的話音稍落,安東尼婭?基德曼適時的問道,“你怎麼看影片中的兩位公主?”
這些都是預先設定好的問題,瑞恩回答起來沒有任何難度。
“我很喜歡艾爾莎的設定,她不是邪惡的反派,在不小心流露魔法後她逃到了荒郊野嶺,只是為了不傷害人,她的種種經歷也讓她成為全片觀眾最同情的人物,她的魔法不禁凍住了自己的心,同時也凍結了艾爾莎和安娜姐妹兩人從小到大的這段姐妹情。”
“再說安娜,其實迪士尼對於角色的變化,更多的是體現在了她的身上,我們可以回想下過往迪士尼動畫電影中公主的表現,就可以發現她們與安娜截然不同。”
“過去的迪士尼公主也有自己的想法,有渴望自由的欲。望,但總是要有外界的刺激才能做出行動。小美人魚一直嚮往人類生活,只有愛上王子並和父親大吵一架才有變成人類的決心;長髮公主一直想看孔明燈,只有一個熟悉外界的盜賊送上門才能給了她離開家的勇氣。”
“她們有自己的目標,但她們並不是在一直為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也沒有付出太多代價。這是這些公主的不足之處,她們有想法有欲。望,卻缺少實質的行動,即使是長髮公主,也需要外界引導。”
“安娜與她們不同,她的目標非常明確並且一直在努力,她的目標也不是找到真愛,而是想修復和姐姐的這段感情。安娜一直是主動的,一直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姐姐出事,安娜自己一個人鼓起勇氣隻身前往;姐姐趕她走,她硬要留下來作伴;姐姐要被殺,她奮不顧身去救。”
“從劇本創作的角度來說,安娜是一個高度統一的角色,她的目標很清楚,她也一直為目標付出汗水和代價,因此觀眾覺得和她很有感情投射。”
“電影最忌諱有一個被動的主角,因為如果主人公自己都不在乎目標,觀眾又為什麼要在乎呢?本片也擁有迪士尼動畫近些年最出彩的**……”
瑞恩毫不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