獷英俊的面孔和謙遜的個人魅力使他受到了女性觀眾的青睞。
託蘭棕色的眼睛正如在電視節目上那樣機警並充滿激情,聲音也同樣溫暖熱忱,他四十五歲,看起來飽經風霜卻又充滿活力,粗粗的黑髮永遠有一縷被風吹散在額前。他有堅實的下巴,舉手投足瀟灑不羈且透露出自信。雷切爾跟他握手的時候,他粗糙又長了繭子的手掌使她注意到,他並非那種“文弱的”典型電視名人,而是一個出色的海員和親身實踐的研究者。
但是,託蘭則承認他之所以被選中,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公共關係而不是科學知識,總統叫他來是讓他製作一部紀錄片,準備在今天晚上宣佈那個發現的大型新聞釋出會上播放。
當雷切爾問道那塊隕石的特別之處時,託蘭衝她神秘地笑一笑,建議她去看看。他領著雷切爾去隔壁的工作區找馬林森看那塊隕石的標本了。
騙局 第22章
獎章得主、天文物理學家科基·馬林森把雷切爾和託蘭帶進了他的工作區,站在一個鞋盒子的旁邊,挑了三塊小的隕石標本。它們是世界上三種主要的隕石。
所有的隕石都包含著不同含量的鎳鐵合金、矽酸鹽和硫化物。人們就是根據它們中所含的金屬和矽酸鹽的比例來分類。
科基向雷切爾介紹的第一塊隕石是鐵心隕石,它看上去像個深灰色的小鐵球,外面的硬殼經過灼燒已經變黑了。燒焦的外層就叫熔殼。第二塊是石心隕石,這塊隕石有一點淡淡的綠色,那是因為它的橄欖石成分含量較高。第三塊是石質隕石,它是最普通的隕石型別,地球上發現的隕石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種型別。
科基的眼睛興奮地鼓了起來,“埋藏在米爾恩冰架下面的隕石是一塊石質隕石——就像你手裡的這塊。石質隕石看起來跟地球上的火成岩差不多,這使它們很難被辨認出來。”
緊接著,科基拿起那塊隕石,饒有興致地開始演示隕石是如何到達埃爾斯米爾島的。隕石在向地球靠近的過程中,受到了重力的吸引作用,開始加速下落。當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隕石開始和大氣層發生摩擦。隨著表面物質在產生的熱量中熔化,流星體周圍的氣體發出白熾光。流星碰到大氣層壁,由於空氣密度太大,它的速度驟減。流星立即冷卻了下來,停止了發熱。流星的表面由熔化狀態硬化成了燒焦的熔殼。隕石在撞擊地球表面的時候爆炸了,有一塊跌落到了埃爾斯米爾島,最後停在了米爾恩冰川,那裡的冰雪很快就把它埋了起來,避免了大氣的侵蝕。
講解完之後,科基把標本還給雷切爾,讓她看看這個標本的截面。
雷切爾把這塊石頭湊到眼前,讓它斜對著頭頂上昏暗的鹵素燈光。她看到了細微的金屬粒在石頭裡閃著光。許多小粒散落在截面裡,就像是細小的水銀粒,每個直徑大概只有一毫米。
“這些小氣泡叫做‘隕石球粒’,”科基說,“它是一種地球上根本沒有的結構。一些隕石球粒非常古老——也許是由宇宙中最早的物質構成。另一些新得多,像你手裡的這些。這塊隕石裡的隕石球粒大概只有一億九千萬年。”
“一億九千萬年是新的?”
“當然!從宇宙論的角度來說,那就是昨天呀。但這裡的關鍵是,這塊標本包含隕石球粒——這是隕石的確鑿證據。”
接著,科基又告訴了雷切爾一種確定隕石的來源的簡單的方法。“在地球上的岩石中,礦物質鎳的含量不是極高就是極低,沒有中間值。但在隕石裡,鎳的含量卻在一箇中間範圍之內。所以,如果我們分析一個標本,並且發現鎳的含量在一箇中間範圍之內的話,我們就可以毫不懷疑地認定這個標本是隕石。”
明白了這些,雷切爾仍覺得很惱火,因為她還是不清楚自己為何而來。
科基小心翼翼地舒了口長氣,然後從他胸前的口袋裡掏出了一塊小小的磁碟形狀的石片。這是國家航空航天局發現的隕石。
雷切爾接過那塊石頭,看到了熔殼,也看到了隕石球粒。此外,科基還告訴她,他們已經透過巖相學偏振顯微鏡來檢測證明了它的鎳處於中間範圍之內——決不像地球上的石頭。所以,這塊石頭是來自太空的。
但是,當把這塊石頭翻過來看另一面的時候,雷切爾大吃一驚。“那是……”雷切爾結結巴巴的,幾乎都吐不出那個字了,“那是……一隻蟲子!這塊隕石裡有一隻蟲子的化石!”
“它是一種等足類動物,”科基說,“昆蟲只有三對腿,不是七對。”
雷切爾甚至沒聽到他在說什麼。她仔細地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