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奉燒”儀式中毀滅, 目前僅在東京靖國神社“遊就館”儲存著一面步兵第321聯隊軍旗,是聯隊長後藤四郎中佐透過一個叫做“神道天行居”的右翼宗教組織隱匿儲存下來的,這也是世間僅存的一面日本軍旗。
不知為什麼,在當地老百姓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日本人在松山修了一座秘密軍火庫,除藏有大批飛機、坦克、槍炮、汽車外,還藏有許多金銀財寶。日本人眼看要完蛋時,就將這座軍火庫炸坍,將這些財寶掩埋了起來。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許多人就信以為真了。1957年大鍊鋼鐵的時候,連住在幾百裡地以外的人都拎著鋤頭來到松山,想挖出這些財寶,但是誰也沒有找到軍火庫的影子。
幾十年後,那些倖存的日本老兵也一次次來到這裡,除了想把陣亡者的遺骨帶回去以外,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軍旗旗冠,把它帶回國內,但均無功而返。
根據作者的推測,如果這面軍旗的旗冠還在松山上的話,不可能經過那麼多人的尋找還不見蹤影。因此,作者認為,旗冠一定不在松山上,而在松山以外的什麼地方,而當時最有可能埋藏旗冠的地方就是怒江。
作者是從松山守備隊除一人化裝潛逃外全部戰死這一訊息推測出這一結果的。因為,如果沒有特殊的重要任務,在松山戰役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這個日本兵為什麼要化裝潛逃呢?顯然,他身上負有一項重要的特殊使命,而當時最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就是藏匿軍旗的旗冠。
依當時的戰況分析,想將旗冠安全地帶出滇西戰區是十分困難的。從後來的情況看,這個旗冠顯然也沒有被帶出戰區。而這個旗冠又至今沒有下落,唯一的可能就是旗冠被投入了“聲如牛吼,勢如奔馬,氣如沸湯,色如赭土”的怒江。這樣,就決不會落入中國軍隊之手。
這個旗冠就像那面供奉在靖國神社裡的軍旗一樣,如一縷陰魂,始終盤繞在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心中,我們決不能放鬆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