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殺完刀疤臉後,衝著向他走來的遊志威小聲道。
遊志威沒有搭腔,把無線電話筒移至嘴邊小聲說:“老闆,老闆,處理兩隻小蝦,處理兩隻小蝦。要抓大魚尚需努力,要抓大魚尚需努力。目前一切正常,目前一切正常。”
“就地等候,就地等候。注意警戒,注意警戒。”話筒中傳來組長陳俊渾厚的男中音。
收到遊志威的彙報,陳俊向一邊警戒的另兩個組員羅軍和宋家強作了一個繼續搜尋的手勢,再用手指了指前面的茅草屋。
三人用三角形陣形前進,陣形是從三才陣演化而來。三人各守一面,在前進時除了處於陣式最前方的陳俊是正面向前移動,其餘兩人都採取側向移動。三人的緊密配合能夠保證在移動中仍能監視四面八方。
在抗日戰爭影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鬼子大模大樣地揣著槍搜尋游擊隊員的場景。其實這只是導演對影片的一種修飾手法。在現實中,陳俊等人採用的是特種搜尋步法。這種步法的要點是曲膝貓腰,在受到攻擊時能及時倒地躲避危險。而且由於倒地的方向關係,使得每個人的防守方向仍能保持不變,也就是陣式的嚴密性不受其它因素影響。
在特種搜尋中,除了步法的獨特性外,移動速度也是極其講究。在移動中,各個小的時間段的速度儘可能的變幻,這樣可以使攻擊者由於對方速度的不恆定導致成功率降低。攻擊者的成功率降低,反面說明防守者的成功率就高了。每個小節攻守成功率儘可能的提高,這就是特種戰略的意義。
二百多米的路程,陳俊等人只用了三分鐘時間就到達目標位置。
兩座茅草屋一前一後排列,在外形上一模一樣,除了正面有一個大門,側面都各有一個窗戶。
羅軍和宋家強在陳俊一番手語命令後,他們分別來到一側的視窗邊。
而陳俊則潛伏於大門旁,看到羅東和宋家強已到達視窗並且做好進入準備後,他快速而用力地把手中持有的衝鋒槍槍托向大門砸去。“砰”的一聲,大門撞上旁邊門柱。
就在響聲過後三秒,早已準備妥當的羅軍和宋家強同時一個45度斜飛躍,撞破竹片後在頭部即將著地時,雙手握槍置於頭部前方,順勢一個翻滾就蹲在茅屋內,進入茅屋內的羅軍和宋家強正好是面對面,這樣就形成一個極高防禦度的局面。在飛躍進屋內時兩人已掃視了一遍屋內情況,再次確認無人後,兩人相互點了點頭,再做了一個返回的手勢,就又用進入時的同一動作從視窗飛躍而出。
從陳俊聲東擊西撞門到羅軍和宋家強搜尋完成,前後不到一分鐘時間,這一系列動作配合默契,這一切都得自於他們在原特種部隊時過硬的基本功以及在成立“鋒刃”半年來無數次演習和不斷實踐的成果。
“茅屋裡沒人”羅軍左手大母指向上,其餘手指微握,隨後又馬上攤開。
“繼續搜尋”陳俊手指著後一座茅屋做了一個左右擺手的手勢。
陳俊三人用相同手法又搜尋了後一座茅屋,結果除了一些吃剩的食物外,仍然沒有發現有人。
搜尋仍然還得繼續。為了抓到“殺神”販毒團伙首腦山田一郎和大島俊仁,駐紮在邊防線上的一個邊防團、武警大隊和特種大隊全體武裝入員都已出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自然不能半途而廢。
此時已是下午二點了,和煦的陽光透過密林驅散了地上的寒氣,但淡淡的薄霧仍戀戀不捨地瀰漫在密林中。五彩的陽光下,陳俊發出三長二短的鳥叫聲,小分隊成員紛紛從掩體中出來會合。
全體會合後,陳俊吩咐大家進食一粒微縮食物,這種微縮食物是一種高熱量的###食品,只要吃下一粒就能保證高強度活動十二小時。其實大家並不會太餓,但現在戰時不比訓練,在訓練時是儘可能地考驗自己的耐餓度,而目前則要儘可能保證自己的體力,有體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高手間的決戰是不同一般的,任何一個小節都會影響雙方的成敗率,成敗率在戰時就是生死較量。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生死較量
“殺神”首腦山田一郎和大島俊仁自然不是一般戰士,他們都是從R國“特別警備隊”退役。在過去一年多與雲南邊防軍的較量中勝多負少,兩人親手殺害了二十多名武警戰士和邊防兵。所以對於他們,“鋒刃”特種大隊早就磨刀霍霍想和他們較量一番了,這次陳俊小分隊逮到這個機會,如何能不窮追不捨?
下午2點,密林在和熙的陽光照射下,散發出金色的光芒。生死的角逐仍在繼續。陳俊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