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相邀我自是要去的!但此際某正與友人相酌,自是要等酒畢後才可以去,不知程尚書以為可否?”
程昱道:“那是自然!公瑾重友情,某豈敢違令!”
蔣幹便邀一同來飲,程昱欣然答應。於是三人一同飲了一回。酒畢,周瑜辭別蔣幹,與程昱一同往曹操將軍府兼司空府去了。
在程昱去請周瑜的時候。曹操在府上邊邊處理公文奏章——大臣們和各郡府報往皇上的奏章、文表須先經他閱批或審閱後方才送往獻帝處的,邊等周瑜。但周瑜卻久久未至,他有些不快了。恰這時,程昱的隨從來稟告說周瑜正與蔣幹飲酒,需過一會才到。他有些慍怒,但很快又消失了。“視兄弟之誼甚於功名!真丈夫也!”他嘆道。然後他舒展一下筋骨,離了座,走進後花園裡。
盤桓在後花園裡,曹操腦海裡一遍一遍地浮現周瑜的影子。他沒想到世上有如此完美的公子:知書達理、一表人材、俊美風流、忠勇俠義,文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武能浴血沙場、攻城拔寨。而且還精通音律。和周瑜相比,那個賣麻鞋出身、不喜讀書,文不文武不武的劉備簡直就象一個好色的工於心計又虛偽的小販!不唯如此,這周瑜還救了他一命。許田狩獵時,關羽明擺著想刺殺自已,如不是周瑜挺身而出,止住關羽,後果不堪設想。當然,劉備也攔住了關羽,但劉備是怕自已一同賠上性命而已。而周郎並非如此。聯絡此前兩人的一番交談,周郎顯然是英雄相惜之故。如此人物,豈有不羅致之理?為此,今日一早,周異呈上辭表,稱欲告老還鄉,他不僅答應了周異告老還鄉的請奏,還當場賞賜周異大批金銀絲帛。然後使周異遊說周瑜,勸周瑜在他手下做將軍,他一定不會虧待周瑜。周異卻稱兒子大了,恐勸不動。曹操便明白,周瑜一定對他父親表露過主意,於是就告訴周異,說賞賜他的東西是嘉獎他多年在朝中為官,孜孜不倦侍奉天子,與周瑜無關。如此一說,那周異方才收下�